刘思树--走过乡间那一条小路

2021-08-27 18:45:25 来源:力透文学 点击:26

刘思树(四川)

 

一个人总会有几幅在心灵上烙下深深印记的得意之痕让自己有所牵挂,她始终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像,她会随着时光乃至季节的变换与自己心灵产生感应和共振。而在我的心灵上感应最强烈的得意之作,则是伴我一生成长的那一条乡间小路。

 

自从这条路铺上沥青油路后,今天我是第一次回家。本来有车一直可以送我到家门口,我却要求就在嘉陵江边的闻溪河路口下车,我要像儿时那样光着脚板顺江而上,亲身体验一下这条来之不易的倾注了我和乡亲们心血乡村油路的味道。在农村的大哥几次打电话,要我回家走一走脚不沾泥、吸不上灰的家乡路了。

 

我一步步走在这条黑色的沥青路面上,身心确实感觉爽快,昔日的黄泥巴不见了,昔日的大包大坑不见了,昔日的泥巴加石块的路基,取而代之的是沙粒石加粉煤灰和石灰形成的板结的路基,昔日高低不平的黄色路面,变成了一粒粒豆石拼揍的平平展展的沥青黑色路面。尤其是那一段段曾浸泡在水里的公路,而今路基高出水面一尺多,这些乡亲们奋战的成果,让我的心里不时产生无法抑制的激荡。

 

家乡这条路,从场镇沿嘉陵江而上总共有10里地,它伴随我的成长走过了羊肠小道、泥巴公路、碎石路、柏油路的变迁。我的童年就是在羊肠小道时期摸爬滚打过来的。在镇上读书的童年时代,我们爬坡、下坎、跨沟、趟河跑通学,每天早晚总有走不完路的路。为了跑得快不迟到,伙伴们自己做了铁环,一路滚起跑,这比一般的走得快的多。因为走慢了铁环会倒,跑得越快铁环滚得越欢,不知不觉就跑完了要花一倍多的时间才能走完的路。而就是这条羊肠小道,承载了乡亲们祖祖辈辈的希望和梦想。少年时期,与大人们一起将一背背公粮顺着这条路背到公社粮站,又同乡亲们一道将肥料、种子顺着这条路背回来交到队上。大人们有背300斤的,而我那时背50斤就会把背磨破、腿打颤。虽然我后来走出了大山,但一想起来当年那些活,背上都还在发痒,腿脚都好似还在发麻。

 

那一年县上修一座大型水库,考察到我家乡那个河坝的沙石适合使用,于是县委县政府号召,镇政府组织全镇劳动力一鼓作气修通了从场镇主道到我家乡能通汽车的这条公路。这条路修起后不但源源不断的供应修水库用的沙石,乡亲们也基本上告别了肩挑背磨的时代,上个街办个事还能偶尔坐上个车,肥料种子,修房用的水泥、钢筋都可以找车拉回来。我时而回家看父母,也可以搭上一趟吧拉运沙石的车辆。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这条路始终是一条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泥巴路,乡亲们虽然也卡了些片石,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多少次我回家还是走自己小时候走的那条穿梭在林间、河边的羊肠小路。有时也饥不择食,赶急时也搭沙车颠簸到街上。在这条路上座车可真是要了命,车辆对大坑大槽的跳越,两手不得不紧紧抓住栏杆,两脚死死地撑在车箱里,身体随着车一起摇晃,稍不注意还会闪了腰,老人们都没有坐这样车的福份。虽然坐车比走路费力,但也节约了时间,少走了这段泥土路,心里也觉得不错。尽管这样,我的运气也不是太好,大多数时间回家返城时,天上总是下着不大不小的雨,让汽车无法进来,只有自己穿上胶鞋挽起裤腿、有时还光着脚丫在泥泞中东倒西歪地赶,走得你汗流浃背。哥哥说,这可能是修这条路我没有出力的原故吧。我开玩笑说,你们什么时候天旱需要下雨了,就给我来电话催我回家。

 

正当我憧憬在乡村沥青油路的美景之中时,一辆摩托车迎面向我开了过来,我的一个“老辈子”(高我一辈份的族人)乡亲将车刹在我的面前。他说你咋走路啊,快来我带你回去。我说还是走走吧,这么平的路不亲自走走多可惜呀!于是他也掉转车头推上车同我一起走。我说,听说你为修这条路还给集体借出好几千元钱?他说这没啥,走这样的路多好。以前那路有个车都骑不清爽,娃儿上学恼火死人,走路就怕掉进坑里,骑车又怕连车带人滚到岩下头,这不是靠你,我们哪有走这种路的福哟!

 

乡亲们还记得我也为这条路的修建操了一份心,心里也觉得甜滋滋的。的确,为修这条路我也动了些脑筋。国家对通村公路出台了补助政策,家乡这个村的路首先纳入了第一批建设规划。然而春节回来打听村领导的口气,他们觉得现在打工外出的多,在家的劳动力少,农村穷,集资集不起来;这条路拉沙的重车多,修起了容易烂,路烂了干部也不好交待,确实不敢动工修这条路。我也觉得他们分析的有道理。这些年乡亲们确实还不够富裕,况且修成油路享受到国家的补助,乡亲们自己不出钱不出力不脱掉几层皮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条沥青路的修建就这样搁浅了。

 

时间到了7月下旬,我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在公路边等返城车时,几个乡亲围过来问我,修这条路国家能解决点什么的问题,我把国家的补助政策和村干部的担忧说给他们听。他们激动了:这有啥,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他们干部为啥子不组织我们来修这条路?他们还说河坝的沙石不需出钱买只出运费拉,集体也还有几万元的积累,能把这条路修成柏油路,需要他们干啥就干啥。我交待他们找干部组织村民开个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看看修还是不修,把困难想得周到些。没想到,乡亲们对修路的愿望这么强烈。回到单位后我也认真起来,找技术人员进行了设计和预算,得出的结论是路基工程由村民自己搞,大量使用自己劳动资源和本地材料资源,若管理组织得好,预计的资金还会略有节余;时间上算账也有可能,20天左右拿下路基工程,碾压保养10天,9月上旬铺油没问题,完全可以实现乡亲们的油路梦。家乡也传来消息,乡亲们在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修路的情绪特别高,当场纷纷表态出资出力,男女老少已经起早贪黑冒烈日战酷暑上路整理路基了。

 

乡亲们行动起来了,虽然村干部还担忧很多,但镇上的领导非常支持,交通局也派出了驻现场的技术指导人员,我也参与了村民们的施工管理讨论,需要的运料车、装载车、压路机、洒水车、铺油设备我都给他们出主意;运多少砂石、需多少石灰、购多少沥青,我都参与他们算细账。乡亲们从外地组织大型运输队11台车和装载机、推土机,当天进场铺筑底基层砂石就达半公里。我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也一边为他们联糸压路机、碎石机和油路铺筑队伍,还到施工现场给他们使使眼巧。

 

我跨上“老辈子”的摩托车,沿着平坦的黑色油路飞速前行。凉风吹拂着面颊,路上没有了颠簸,没有了迭入坑槽的担忧,坐车比走路还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凉凉的秋风也吹拂着乡亲们的心灵,吹拂着通向美好新农村生活的未来。

 

●作者简介●

 

刘思树(微名:爱了武装爱红装)

癫痫病发作用什么药
哈尔滨专业治癫痫医院
羊角风症状